网上教育培训乱花迷人眼 在线学游泳也承诺“包会”

cntrain5年前 (2019-07-02)综合312


线上游泳课程的教学视频,只是网上能搜索到的普通游泳视频。

 


有培训机构推出王者荣耀培训班

业内人士

线上培训鱼龙混杂

当心掉进四大陷阱

“线上培训最大的宣传噱头之一是‘名校名师教学’。现在线下的培训机构在对外发宣传单时一般不会直接用‘名师’和‘名校’等字眼,这是不允许的。”从事培训行业多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王先生表示,所谓的“名师”可能并不存在,线上课程在真正开课时可能只是普通的培训机构教师,甚至只是没有资质的在校生兼职讲课,但钱已经交了,孩子也只能继续上课。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有34.9%的用户遇到过教师真假难辨的问题,31.9%的用户遇到过夸大宣传教师背景的问题。

线上教学还经常以“试听课”的方式招揽学生。有些学生在试听的短短几十分钟里,觉得老师讲得非常不错,但真的花钱报名后,发现上课老师的水准和课堂质量与“试听课”差距不小。

“还有一点是,由于线上和线下不同,不少家长对网上签订合同不太熟悉,往往没有详细地琢磨合同就交了钱。机构看准这点,所谓的送课时、包学会等前期宣传的承诺很可能无法达到家长和孩子想要的效果。”王先生说。

王先生表示,线上培训还存在收费混乱的情况。“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中有16.9%的人遇到了“退课退费难”问题。此前有不少家长反映,在线课程如果不满意,退费很难,一般都设置了退费门槛,客服会找各种理由拒绝退款。”另外,线上课程都得预付款,若不良机构卷款跑路,消费者多会遭遇维权难的情况。

宣传时天花乱坠

“培训贷”引人入坑

一些职业培训机构,还打着职业培训提升自我、获得高薪的口号,吸引一些职场新人或者大学生前来培训,而高昂的培训费用却让职场新人们无力承受。一次性缴纳有困难,在缴纳培训费用时,部分培训机构销售人员以优惠分期付款、无息小额贷款等方式推荐“培训贷”“教育贷”等小额贷款诱惑消费者入坑。而当消费者反应过来要求机构退款时,机构就会以各种理由搪塞,交的培训费最终也打了水漂。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23岁的南京某高职学生黄丽(化名)刚毕业,就遭遇了“惨痛教训”——原以为在网上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没想到却陷入了连环的套路,在公司参加半年的培训后,不仅没有获得这家公司之前承诺的高薪工作,反而让她背上了两万元的培训贷款。此类案件并非个案,培训贷以天花乱坠的宣传,勾勒未来美好蓝图,精心设置的诱饵,缺乏资质的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搅在一起,让众多急于求职的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深陷其中。

部门监管

研制综合治理文件

规范线上教育培训

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在线培训监管”,做好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机构的备案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校外培训机构已出现“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的现象,教育部已会同相关部门着手研制综合治理文件。

此前,教育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已经大刀阔斧地整治,泉州各县市区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黑名单”和“白名单”。截至去年年底,泉州共有108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列入“白名单”,293家被列入“黑名单”。今年以来,丰泽区等县市区再次陆续公布了新的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今年2月,《泉州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开始实行,对泉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的场地设施、举办者、安全标准、师资队伍、培训内容、收费标准等17个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针对目前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将战场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今后教育部门将对线上线下的校外培训进行综合治理,将线上、线下“一线牵”,综合施治。

消费提醒

报名网络培训课程

应签合同便于维权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以“外教”“名师”“包会”等为噱头的线上培训课程。暑假期间,校外培训火爆,家长们在为孩子谨慎选择线上培训机构和课程时,注意机构是否合法合规。

虽然线上培训与直接到校外培训机构报班略有区别,无法通过观察场地、教学设施等现实条件判断机构是否过硬,但家长们仍应了解提供线上课程的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任教的老师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

在网上报课程,也得签订培训合同,对课程安排、课时、师资、收费和违约责任进行明确约定,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据维权。

另外,家长们一定不要轻信所谓的“短时出奇效”和“高价就有好效果”,选择培训班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降低对培训班的高期望值,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